现实就是这么骨感!商圈冷落的可不只是广州一地,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,二线城市如成都西安,商贸城均出现人气冷清,摊位大量空置的现象。一些大的实体链锁,如百盛百货、中都百货,洋品牌如沃尔玛、家乐福,家电卖场如国美、苏宁都出现关闭门店收缩战线的现象,这还不只是从今年开始,而是有两年的事了。
现在网店,你面上看着不起眼,其实背后已经挺大了。
朋友是一码字的。在这互联网时代,各种字码席天卷地,他觉得煮字不足以疗饥,遂萌生“idea”:开一网店。刚巧以前认识一人,几年不见,听说网店开得不错,就联系上了,说要去看看,观摩观摩。走之前,特地上网看看对方网店内容,琳琅满目,很不错。朋友觉得这样一个网上空间,他弄个人几天也能做出来,信心陡增。
可等去了对方公司一看,傻眼了:200平米的办公空间,几十号人忙着订单、快递、收款等等。朋友感叹:现在网店,你面上看着不起眼,其实背后已经挺大了。我则疑惑:这1年1个亿的生意,还是卖手机套壳,居然是在10层楼上完成的,那要商铺干什么?
现实就是这么骨感!
想起这事,是因为昨天看到一报道,说的是传统实体店爆发“关店退租潮”,还举了广州天河商圈、环市西商圈、人民南商圈为例,有图有真相。笔者在广州工作过,这几个商圈都去过,即使在号称千年商都的广州,它们也都是一流的商圈,曾经是一铺难求。现在面临着大量关店退租,这实在是超出笔者的想象。
但现实就是这么骨感!商圈冷落的可不只是广州一地,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,二线城市如成都西安,商贸城均出现人气冷清,摊位大量空置的现象。一些大的实体链锁,如百盛百货、中都百货,洋品牌如沃尔玛、家乐福,家电卖场如国美、苏宁都出现关闭门店收缩战线的现象,这还不只是从今年开始,而是有两年的事了。
今年上半年,沪深两市百货股半年报业绩相当惨,南宁百货净利润同比下降52.97%,杭州解百下降44%,广州友谊下滑23%。
商贸城凋零,是天猫“双11”的狂欢、小米“风猪”的起飞,是电商的强势崛起,是商业组织模式的变化。
有些人往商业街晃一圈,看见人气不旺,就摇头:经济萧条呀!我是不能简单同意的。我宁愿把这理解成熊彼特说的“创造性毁灭”,因为在商贸城凋零的另一面,是天猫“双11”的狂欢、小米“风猪”的起飞,是电商的强势崛起,是商业组织模式的变化。因此,是到了对商业街、商贸城、商铺重新加以考虑的时候了。
北京的王府井、上海的南京路、广州的北京路、深圳的华强北是否还能继续保持往日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的巅峰盛况?
我很怀疑。因为,大趋势已经确立,新的商业模式不支持这种传统集市,它的规模经济在电商面前,可能已变成规模不经济。即使众商业地产商琢磨着要把实体店做成电商的体验店,那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,在一段时期内,在一些著名商业街,可能还能支撑一阵,而众多的商贸城或临街商店,注定在走下坡路。一二线城市都不能幸免,何况三四线城市。
在未来,制造工厂和大数据商会直接面对个人,再加上一个移动支付和物流,跟商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
再来听听马云的一句话吧:阿里巴巴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,做淘宝的目的不是为卖货,而是获得所有零售和制造业的数据;做阿里小微金服的目的是建立信用体系;做物流不是为送包裹,而是整合这些数据。想想这句话,你再想想工业4.0,你会发现,在未来,制造工厂和大数据商会直接面对个人,至多加上一个移动支付和物流,跟商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
北京的王府井、上海的南京路、广州的北京路、深圳的华强北是否还能继续保持往日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的巅峰盛况?
我很怀疑。因为,大趋势已经确立,新的商业模式不支持这种传统集市,它的规模经济在电商面前,可能已变成规模不经济。即使众商业地产商琢磨着要把实体店做成电商的体验店,那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,在一段时期内,在一些著名商业街,可能还能支撑一阵,而众多的商贸城或临街商店,注定在走下坡路。一二线城市都不能幸免,何况三四线城市。
在未来,制造工厂和大数据商会直接面对个人,再加上一个移动支付和物流,跟商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
再来听听马云的一句话吧:阿里巴巴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,做淘宝的目的不是为卖货,而是获得所有零售和制造业的数据;做阿里小微金服的目的是建立信用体系;做物流不是为送包裹,而是整合这些数据。想想这句话,你再想想工业4.0,你会发现,在未来,制造工厂和大数据商会直接面对个人,至多加上一个移动支付和物流,跟商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
要闻
在未来,制造工厂和大数据商会直接面对个人,再加上一个移动支付和物流,跟商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

关注微信公众号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