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 | 兵法先生
来源 | 营销兵法(ID:lanhaiyingxiao)
上市首日大涨超40%,市值直接冲到了千亿级别,创下认购新纪录。
很多消费者都没想到,一个卖4块钱柠檬水的品牌,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,而港交所也没有想到,还有人在它的上市大厅播放“你爱我我爱你,蜜雪冰城甜蜜蜜”估计在大家的印象中,敲钟仪式高管云集,人人都是西装革履。
而蜜雪冰城的敲钟现场却有点“抽象”,没有一个真人,只有“雪王”和它的七个小伙伴。

这些吉祥物挺有来头,除了品牌终身代言人“雪王”本王,还有“研发”雪王、“奋斗青年”雪王、“阿桔”雪王、“泰富贵儿”雪王、“咖农”雪王,站在两边的还有幸运咖IP“老K”和供应链IP“大咖哥”。覆盖了蜜雪冰城从原材料到消费端的每一环,确实很有代表性。

敲钟以后,他们直接跟着经典BMG一起扭了起来,据说TVB转播这条新闻时,主持人差点没有憋住笑。而且在兵法先生看来,这种设计在抽象和可爱之余也很有深意,它不仅借着上市事件再一次打响了雪王作为超级国民IP的名号,也让这个IP更加有辨识度、更接地气。

雪王的“人气”,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网络热度上,还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上——2月26日上午,蜜雪冰城(02097.HK)港股公开发售正式结束,融资认购倍数达到了惊人的5258.21倍,累计认购金额超过了1.82万亿港元。这一成绩不仅大幅超越了2021年由快手创下的1.28万亿港元的纪录,也让蜜雪冰城荣登港股历史上新的“冻资王”宝座。
我们发现,蜜雪冰城此次集齐了五名顶级基石投资者:欧洲资管巨头M&G;投出过阿里、美团、拼多多的红杉中国;持续关注高增长行业的博裕资本;长期主义头号玩家高瓴资本;以及有着“网红收割机”之称的美团龙珠。

从郑州的街头刨冰摊,到现在备受资本和消费者看好的全球4.6万家门店,蜜雪冰城的逆袭之路绝对不只是便宜,今天就来拆解一下。
“低价”不是策略,而是品牌壁垒
但实际上,“低价”是它的核心竞争力,甚至是它的护城河。
低价这事听起来简单,但是要做到极致,背后需要一套复杂的系统支撑。
据灼识咨询报告,蜜雪冰城目前提供给加盟商的饮品食材超过60%是自产,核心饮品食材100%是自产。品牌在国内坐拥五大生产基地,分别位于河南、海南、广西、重庆、安徽,年综合产能达到约 165 万吨,同时,品牌还和许多传统产地建立了合作基地,能把成本压到最低。
为了控制一杯“柠檬水”的成本,蜜雪冰城花了6年的时间在四川安岳建立了柠檬种植基地与收储体系。从2020年的5个仓库,到如今覆盖全国的27个仓库,在数字化系统加持下,确保每一杯饮品从原料到门店的新鲜。

品牌有自主运营的仓储体系,全国范围内的仓库,总面积有35万平方米,是业内最大。
不仅如此,蜜雪的仓库在“覆盖广度”和“下沉深度”也是业内之最,专属的配送网络下沉到了300多个地级市、1700个县城、4900个乡镇。
不管是回乡下老家过年的大学生,还是去小众景点旅游的背包客,都能在方圆十里中看到蜜雪冰城的身影。
而且,不管是在泰山山顶、老君山山顶这样的景区,还是在最后通公路的小县城墨脱,蜜雪冰城始终保持着“高质低价”的原则,而供应链正是保持性价比神话的重要原因。
而在自产之外,蜜雪冰城的采购网也非常庞大,覆盖了全球六大洲、38个国家。
4.6 万家门店的庞大体量,让蜜雪冰城在原材料的采购商拥有极强的“议价能力”。
就拿同类型、同质量的奶粉和柠檬来说,蜜雪冰城 2023 年的采购成本较同行业平均分别低约 10% 及 20% 以上。
蜜雪冰城的门店规模越大,采购议价能力就越高,供应链的边际成本就越低,成功的经验就越容易复刻。再加上蜜雪冰城普遍都是小店模式,装修简单且员工数量不多,进一步优化了运营的效率,从而形成一个越转越快的飞轮。
在茶饮市场上,很多品牌走的都是高端路线,主打的是“品质”和“体验”。
然而蜜雪冰城一开始就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,品牌砍掉了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,回归了很多消费者对茶饮的本质需求——不是那种为了满足情绪价值的“轻奢消费”,而是像瓶装水一样的“日常消费”。
有人说消费者对蜜雪冰城的“容忍度”很高,其实简单来说是“预期”很适中。
他们选择购买蜜雪冰城时,其实也是在潜意识中放弃了对一些额外体验的追求,相较于华丽的包装、有趣的联名或者店里的灯光座椅,大家更多的注意力都在手中的饮品上。
这样的策略也为品牌开辟了一个独特的市场空间,避开行业巨头的正面竞争。
一套独特的品牌文化,一个自带流量的顶流IP
回看蜜雪冰城的营销,几乎每一步都是教科书级别的案例。
从一开始的魔性主题曲和动画MV,到雪王在社交媒体与网友们的积极互动。
雪王已经成了顶流中的顶流,只要有它出现的地方,往往都是自带话题度。

对于网生代的年轻人来说,他们看过了太多精致的、帅气的形象。
无论是游戏、动漫还是品牌推出的数字人,很多连头发丝都是精心处理过的。
一个胖乎乎的雪人,戴着红色的帽子和围巾,手里拿着一杯奶茶。
不仅可爱又亲民,还正好契合了蜜雪冰城的低价策略,属于那种看了一眼就很难忘的IP。
而且在后续的沟通互动中,蜜雪冰城也持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雪王的人设,比如在大街上到处乱逛和其他奶茶品牌的玩偶打架,甚至还在夏日营销时选择“黑化”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主动去调侃它,配合它,把它当成自己的“网络熟人”,不管互联网还是品牌圈,它已经是妥妥的顶流了。
而且,让这个自带流量的IP去给新品代言,不仅有话题,还能省下代言费。
所以一套组合拳下来,蜜雪冰城把“低价”做成了别人无法复制的壁垒。

写在最后:
其实梳理下来就会发现,蜜雪冰城的产品思维很朴素。就是把茶叶、奶、水果、糖这些基础原材料,重组成极致标准化的国民单品。相比苦卷联名、包装和代言人来获取消费者新鲜感的做法,蜜雪冰城走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,就是只做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款,并且在维持低价高质的同时不断下苦功。
他们的营销思维也很朴素,品牌的口号是“甜蜜每一刻”,传递的是一种简单、快乐的消费理念。所以从最初的魔性主题曲,到后面的一系列搞怪玩法,蜜雪冰城都用一种很低的姿态去和消费者互动,让人看到这个品牌想要做大做强的诚意。
也许对于蜜雪冰城来说,上市只是一个起点,未来还能走多远,可能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了。
作者简介:【兵法先生】营销兵法创始人、知名营销分析师,原创多篇文章阅读超10W+。个人工作微信号:bingfaxianshen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