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

一根线卖243元,苹果真的「割韭菜」上瘾?

字号+ 作者:王李 来源:品牌广告官 2023-10-13 10:31 我要评论( )

作者| 王李 来源 | 品牌广告官(ID:BrandCAO) 每一年的9月,除了是国内外消费者公认的手机行业科技春晚,也是一年一度的吐槽大会。 与华为Mate 60系列遥遥领先的评价不同,苹果今年挤牙膏的水平同样没让人失望,除了基本上没多少创新的新款手机以及手表,其

作者 | 王李

来源 | 品牌广告官(ID:BrandCAO)

 

每一年的9月,除了是国内外消费者公认的手机行业“科技春晚”,也是一年一度的吐槽大会。

与华为Mate 60系列“遥遥领先”的评价不同,苹果今年挤牙膏的水平同样没让人失望,除了基本上没多少创新的新款手机以及手表,其产品周边配件同样保持着苹果一贯的“高贵”调性。

 

01

售价243元

苹果C口转化器遭吐槽
 

虽然苹果的发布会上已经很多年没有彩蛋环节了,但如果非要说起苹果今年带给消费者最大的直观改变,那必然是手机取消了已经沿用了数十年的Lightning接口,全部换成了USB-C接口。

 
当然,为了解决消费者没有最新转化器的烦恼,苹果还十分贴心的在官网上架了一根售价仅需243元的C口转化器。

 

 

根据官方介绍,苹果这款USB-C转闪电转换器可以将闪电接头配件与支持USB-C的iPhone或iPad连接,从而让消费者只需一个转换器就能轻松实现充电、数据传输和音频传输三个重要功能。

 
更为关键的是,这款转换器采用的还是编织连接线,从使用寿命上来讲也明显更为耐用。
 
对于这样一根堪称“天价”的配件,各路网友显然是不会买账的,除了开启调侃和嘲讽模式,更有网友直言:“什么样的一根线能卖到243元?”、“在割韭菜这方面苹果才是真正的遥遥领先!”、“不愧是苹果,产品定价从来没让人失望过。”

 

02

苹果配件这么贵

为什么仍有人买单?

 

尽管网友们对于这款配件的价格颇有微词,但如果细数苹果最近几年推出了一些周边配件也不难发现,在产品定价方面,苹果一直以来主打的就是一个「金贵」。

 
首先是Apple Pencil,作为iPad的周边配件,第一代Apple Pencil的标价是722元,其中包括Apple Pencil、闪电转换器和备用笔尖。

 

 
 
 

其次是Apple Watch表带,当消费者购买Apple Watch时,除了可以自主选择随机附赠的表带样式和配色,如果想要拥有其它配色和材质的表带则需要单独进行购买。

 
在苹果官网上,打孔式的NIKE表带、按扣加收拢式表扣的运动型表带、弹性软硅胶制成的单圈表带、精织尼龙材质的回环式运动表带售价均为379元;采用皮革、不锈钢和弹性再生纱与硅胶丝编织而成的表带售价则为779元;现代风的皮革表带的售价是1179元;与Hermès合作的联名款皮质表带的价格区间则在2599元至3599元。

 

 
 
 

最后是手机壳,作为苹果旗下最为畅销的产品,iPhone火爆的销量也直接拉高了苹果官方手机壳的售价,以iPhone 15系列手机为例,其MagSafe保护壳的售价更是高达479元。

 
 

 

看完这些苹果的周边配件的价格,想必很多人都会为它们的实际销量捏一把汗,毕竟在价格更为便宜、功能也相差不多的平替面前,大多数消费者肯定都会更倾向于物美价廉的配件。

 
但通过搜索电商平台的月销量和历史评价就会发现,苹果的这些官方配件不仅销量不错,用户的好评率也出奇的一致,“工艺完美”、“颜值高”、“耐看”、“一分钱一分货”等好评更是很多。
 
03

高定价的背后

都有哪些营销考量?

 

作为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海量用户的品牌,苹果自然懂的“薄利多销”的道理。

 
但相较于以低价换销量,苹果更想要的是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和档次,为苹果的所有产品都贴上一个固定标签,就像很多奢侈品品牌总是喜欢推出一些看上去没什么作用,其实根本没有一点作用的周边产品同样的套路,这些周边产品诞生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赚多少钱,它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为品牌制造热度,不断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“高贵”属性,以此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产品的传播度。
 
作为全球手机行业的执牛耳者,苹果显然也深谙其中的道理,为了维持科技产品的高价和档次,苹果的周边自然也不能太掉价。尽管C口转化器的成本不高,但之所以敢给它标价243元一根,主要还是因为它并不是苹果主要营收产品,其主要功能是在于提升逼格和精准筛选客户。
 
写在最后:
 
对于苹果这样的手机行业巨擘而言,当销量和占有率已经到了一定量级时,如果再去一味地追求市占率显然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,苹果需要做的,只是在确保市占率的前提下,尽可能的通过品牌优势赚取利润,这才是最符合企业利益的,因为高定价本身就是一种强化品牌的式。
 

 

当然,苹果这种营销套路不适用于其它品牌,毕竟在玩这种套路之前,品牌还是需要先掂量掂量,自己的体量和品牌号召力是否能有苹果这这般强悍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;